A A A    繁體版     香港品牌形象 - 亚洲国际都会
文讯 Word Power
典问



百里之才

古代一县辖地约百里,故“百里”是“县”的代称,亦可借指“县令”。从字面来看,“百里之才”指管治一县的人才。要理解这个成语的真正涵义,得从东汉末年的庞统说起。

庞统,字士元,时人誉为“凤雏”,与“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刘备纡尊降贵,三顾草庐,请诸葛亮出山,庞统却没有这样的待遇。《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记载,庞统投奔刘备后,派往耒阳当县令,因政绩不彰而被免职。东吴谋士鲁肃写信给刘备代为说项:“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意思是,庞统的能力不在于管治小地方,派他担任治中、别驾等要职,才华方能施展。刘备召见庞统,详谈后才发现他是了不起的人才,于是授以治中从事之职。后来刘备听从庞统之计,夺得益州,为蜀汉打下稳固根基。

历代文人以“百里才”为喻,慨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唐代诗人孟郊在《赠万年陆郎中》一诗,就以“谁言百里才,终作横天梁”勉励友人。现在,“百里之才”除了指人才,也有人用来形容能力平平的人;是否带有贬意,视乎上文下理而定。









百不一贷

“百不一遇”指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意即极为难得。“百不一失”指毫无差错,没有一次失误。以此类推,“百不一贷”应指爱财如命,不论是谁来借钱,一律回绝。可是,中文博大精深,望文往往不能生义。

“贷”令人联想到“贷款”、“借贷”等词汇。其实,“贷”是个多义字,除与金钱有关的字义外,还可以指“推卸”、“宽恕”和“赦免”。“百不一贷”典出《新唐书•酷吏传》,主角是遗臭万年的酷吏和中国唯一女帝,里面的“贷”是“宽法免刑”的意思。

来俊臣本是赌徒之子,因诬告李唐宗室获武则天赏识,授以弹劾朝臣之职。他发明各种刑具和酷刑,甚至撰写《罗织经》,讲解如何构陷罪名,制造冤狱。武则天特设监狱,专供来俊臣审案,下狱者“百不一贷”,无一能获宽免刑罚。据《新唐书》所载,不少朝臣宗室遭罗织罪名枉死,株连所及达千余族。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屡次被来俊臣指摘,于是先下手为强,告发来俊臣有谋逆之心。武则天终于无法袒护,下诏把这个恶贯满盈的酷吏斩于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