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简体版     香港品牌形象 - 亞洲國際都會
文訊 Word Power
游藝
人生起跑線

中國人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無獨有偶,西方也有類似的說法:“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show you the man.”。人的未來,真的在七歲就註定了嗎?英國紀錄片《成長系列》(Up Series)交出發人深省的答案。

一九六四年,英國電視台播放一部名為Seven Up!的紀錄片,專訪十四個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七歲小孩,從而探討英國根深柢固的階級問題。節目一開始便指出:“我們把這些孩子帶到鏡頭前,為的是一窺英倫二零零零年的模樣。那時候的工人代表和行政主管,在這刻才不過七歲而已。”

紀錄片開始不久,觀眾便能感受到強烈的階級差異。這邊廂衣履光鮮的私校生學習拉丁文、鋼琴、芭蕾舞,那邊廂蓬頭垢面的窮小子打架打得不亦樂乎。富貴三人組說起升學之路頭頭是道,兒童院的孩子卻連什麼是大學也不知道。鏡頭下,階級壁壘分明,到二零零零年,誰是工人代表,誰是行政主管,似乎已有跡可尋。

米高瓦德(Michael Apted)在拍攝Seven Up! 時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負責物色受訪者。七年後,他靈機一動,再度追蹤當年那些孩子的近況,推出7 Plus Seven。自此,他每隔七年便去追訪拍攝。紀錄片至今已推出九輯,最新一輯是二零一九年推出的63 Up

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一直至六十三歲,觀眾在熒光幕前見證一眾主人公的大半生。他們的人生軌跡大多按着上天分派的劇本展開:富家子弟憑藉環境優勢和自身努力,入讀牛津、劍橋,畢業後從事體面的工作;窮苦孩子則早早輟學,在社會底層打滾,有的甚至要靠救濟金度日。

階級鴻溝真的無法跨越嗎?尼克住在約克郡谷地,每天上學要走四英里路,夢想是探索月球的奧秘。在7 Plus Seven中,他戴着厚厚的眼鏡,一直把腦袋埋在褲襠裏迴避鏡頭。誰想到這個笑容靦腆的農村小孩後來考上牛津,還去了美國當物理學教授,憑知識改變命運。

人生拐了一個大彎的,還有尼爾。尼爾生於教師家庭,小時候活潑開朗,志願是當太空人或旅遊車司機,後來牛津沒考上,他大受打擊,大學讀了不到一年便輟學。21 Up的製作組找到他時,他正在倫敦的工地打散工,後來拿着救濟金,搭便車到處流浪。他埋怨父母專制強橫,沒有聆聽和尊重他的想法,也沒有教他如何面對殘酷的現實。尼爾的故事告訴我們,孩子最需要的可能不是贏在起跑線上,而是學會承受挫折和失敗,即使逆風而行,仍能昂首挺胸,邁步奔前。

《成長系列》合共九輯十六集,長逾半個世紀的光陰壓縮成一千分鐘,讓人對“流年似水,浮生若夢”這句話有更深刻的體會。一個個天真爛漫的小孩,上一分鐘還對着鏡頭嘰嘰喳喳大談將來,轉眼便踏足社會,漸漸磨平了棱角。鏡頭再轉,青年已成中年,有人初嘗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也有人開始面對失去至親的悲傷。眾人臉上都增添了歲月的痕跡,也對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當時間幅度拉長到六十三年,階級不再顯得那麼重要,另一個更恢弘深遠的主題──人生 ──冉冉浮現。

每個人的人生都獨一無二。成功與否,幸福與否,除了自己,還有誰可以判定?東尼首次亮相就摔了個大馬趴,但很快就重新站起來,繼續奔跑。在往後的日子,他也曾多次跌倒,當騎師、做演員、開酒吧,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笑容依然燦爛。琳恩在倫敦東區長大,兒時願望是在超級市場工作,長大後當了一輩子兒童圖書管理員。雖然這份工作不受重視,但她始終充滿熱誠。布魯斯從小悲天憫人,在牛津數學系畢業後,便赴公立學校任教,實踐理想,到中年才轉投待遇較佳的私校,改善家人生活。混血兒西蒙離開兒童院後與生母同住,長大後在凍肉廠工作,退休後成為寄養家長,前後照顧了百多個孩子,讓他們得到自己從未感受過的父愛。每位受訪者,不論出身起點,都各自活出精彩人生。

《成長系列》獲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紀錄片,不僅是因為影片呈現了英國社會數十年來的變遷,更重要的是受訪者的經歷揭示了生命的無常與脆弱、人生的複雜與局限。若問歷盡千帆,倥傯半生,當初那個赤子還在嗎?六十三歲的尼克給予觀眾肯定的回答:“沒錯,我依舊是那個小孩,也許我們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