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简体版     香港品牌形象 - 亞洲國際都會
文訊 Word Power
閒情絮語
牛下女車神的夢與痛


二零二一年八月八日早上十時許,還沒到商店開門營業的時候,香港的商場已經人聲鼎沸,氣氛熾熱。這是東京奧運最後一天,港隊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正在伊豆單車館與德國選手軒絲(Emma Hinze)酣戰,爭奪爭先賽銅牌。李慧詩先勝出首場,只要再下一城,便可奪得銅牌。大批市民倚着圍欄,盯着大屏幕上的賽事直播,一邊揮動打氣棒,一邊吶喊助威,為“牛下女車神”加油。

從牛頭角下邨到奧運頒獎台,女車神的封神之路一直崎嶇多舛。雖說職業運動員受傷病困擾乃平常事,李慧詩的傷患卻來得既早且重。二零零六年,她在昆明集訓時摔車受傷,左手舟骨骨折。前後三次手術,折騰近一年,仍未能康復,手腕關節永久失去活動能力。未滿二十的小姑娘既被教練質疑當初接受手術的決定,又面臨降級壓力,身心飽受煎熬。不少人勸她退役,但倔強的她早已視單車為終身伴侶,決不願半途而廢。她揚起笑臉告訴別人:“騎單車是用腿的!”

“無法置我於死地者,必使我更強大。”尼采所言果然極富智慧。斷骨的慘痛經歷,練就了李慧詩的鋼鐵意志,使她更能忍痛吃苦。她逐漸學懂克服痛楚,突破身體極限。為彌補手腕不足,她加倍努力,在其他方面下苦功。短距離賽事最講求腰腹力量,教練要求隊員每天做150次仰臥起坐,她自行加操至210次;深蹲訓練後,本應好好休息,舒緩刺痛感,她卻找人按壓痛處,讓身體適應更大痛楚,以提升訓練量。

經過一番刻苦訓練,李慧詩成績突飛猛進,先在二零一零年廣州亞運勇奪金牌,兩年後又在倫敦奧運贏得銅牌。她以登山比喻運動員的征途:奮力攀至峯頂後,便要挑戰另一高峯,永無休止。登峯臨頂不僅需要一雙鐵腿,更要胸懷一顆鬥心。

邁向世界冠軍之路荊棘密布,幸有戰友沿途伴隨。隊中與她最親近的是短途教練普林俊。天冷時,兩人在賽道上繞圈訓練,普教練騎着電單車為徒兒領騎。李慧詩問他:“那麼冷,怎麼不戴上手套眼鏡擋擋風?”普教練回答:“冷!但戴了就沒有速度感了!”比賽前,他鼓勵愛徒:“怕什麼?比到後面,別人都怕你。”李慧詩灰心流淚時,普教練又安慰她:“騎單車不是為任何人,而是為自己。”二零一六年盛夏,師徒倆整裝待發,準備出戰里約奧運。當時誰也沒想到,那將是他們最後一次並肩作戰。

若說李慧詩在倫敦奧運登上頂峯,在里約奧運則可謂陷入低谷。肩負金牌希望的她,在凱林賽與對手意外相撞,無緣決賽,膝蓋的傷勢也影響了她在爭先賽的表現,最終空手而回,四年心血付諸流水。可是,賽場折戟之憾不論如何深切,也比不上永訣之痛。

兩個月後,李慧詩赴日本比賽期間,普教練在廣州心臟病發去世。翌日,她堅持到場館訓練,一邊騎車,一邊嚎哭。有選手上前安慰,問她這麼傷心,為何仍要勉強訓練。答案可在她後來出版的自傳《身上的每道傷疤》找到,她在寫給亡師的信裏細述:

因為只要訓練就會看見您騎着電單車牽引着我練得累了就會看見您伸手扶着我拼命騎車時就會聽到您的吶喊••••••

因為只要訓練,就會看見您騎着電單車牽引着我;練得累了,就會看見您伸手扶着我;拼命騎車時,就會聽到您的吶喊••••••

身心俱疲的李慧詩在二零一七年毅然放開車把,報讀大學寫作課程,尋找喘息空間。沒有比賽壓力,她終於可以肆意熬夜,卻發現運動才是她的快樂之泉。她想起普教練“要為自己而努力”的勸勉,領悟到多年來揮灑的汗水與淚水,從來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單車夢”。數月後,她重投香港單車代表隊,備戰東京奧運。

訓練日,她在賽道上風馳電掣,爭分奪秒;休息天,她在鍵盤前仔細思量,斟字酌句。日復一日,李慧詩就這樣在單車與文字之間穿梭奔馳,直至東京奧運的戰鼓響起。

銅牌戰來到第二回合,李慧詩騎至最後一圈,從外檔壓向內檔,雙腿一提一蹬,加快腳頻,車輪疾轉如風,後勁剛猛如雷,在最後一個彎位追至與軒絲平排,轉入直路後一舉超前,率先衝線,成為香港首位兩屆奧運獎牌得主。她親筆撰寫的自傳也在這一年完稿,並於翌年付梓,一圓追尋十多年的寫作夢。

多年來,李慧詩視腕上的疤痕為花莖,以血淚與熱情澆灌,終於手握獎牌,讓夢想綻放花蕾。她在自傳中寫道:

夢想與傷痛如影隨形我告訴自己不能停不能讓傷痛掩蓋夢想

夢想與傷痛,如影隨形。我告訴自己不能停,不能讓傷痛掩蓋夢想。

無論是場內追風,抑或紙上筆耕,以至在人生旅途上追尋夢想,或許只有承受痛苦的磨練,生命才能昇華。



當你不再夢想,便表示對自己和世界感到絕望。
張曼娟《那些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