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in Touch (December 2024 No.196)

 

 

A A A
EO 義工故事

府一向鼓勵公務員參與義工服務。除了可行善助人外,義工活動讓公務員接觸來自不同背景的市民,通過與服務對象互動交流,更深入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困難。這些經驗有助同事為市民提供更貼心服務。

因此,隨着疫情過去,公務員團隊立即全面重啟義工服務。自2022年中起,各局/部門先後建立多達70個義工隊,積極籌劃及推展義務工作。義工隊的服務種類及形式多元化,服務層面也相當廣泛。此外,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亦安排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下稱「關愛隊」)在各區舉辦義工活動。

義工服務饒富意義,今期Keep In Touch以此為專題,介紹行政主任在籌劃和參與義工服務方面的體驗,為大家細述「EO義工故事」。

用心策劃 凝聚力量 ─ EO 幹事的分享

陳研新 (Yentl)

室內園藝工作坊的參加者親手製作盆栽擺設

三年的新冠疫情,社會恍如陷入寒冬,公務員團隊的義工服務也需暫停。疫情過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呼籲各部門重新起動義工活動。我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員工關係/員工福利組的團隊成員在署長及助理署長(行政)領導下,重新招募義工隊員,並把康文活動元素注入部門「自家策劃」的義工服務中,務求把同事和社區凝聚起來,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協助。




油街實現(北角社區藝術空間)導賞團參加者合照

為了推動部門的義務工作,我和團隊與不同組別保持緊密聯繫和合作,選定多個康文節目,包括世界級的八大恐龍展覽、文化博物館的隱世修復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的客家生活導覽、新興草地滾球體驗,以及帶來五感體驗的室內園藝、探索光漣、油街實現等,設計一系列部門義工活動,目的是在助人之餘,也把康文節目推廣至社區每個角落。在籌辦這些義工活動的過程中,由於疫情曾經阻礙了社福機構與部門的恆常交流,在安排和聯絡服務對象方面頗為費力。為此,我們發揮行政主任解難和溝通的強項,親身走訪各區,接觸不同的社羣、學校和組織,努力重建溝通橋樑。最終,各項義工活動都如期順利完成,服務對象涵蓋老人、兒童、青年、新來港家庭及智障人士。看到參加者燦爛的笑臉,我和義工同事同樣感到無比快樂,大家深感一切努力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透過義工活動,我們不僅為有需要人士送上關懷暖意,也為部門凝聚了一羣積極助人的同事,以愛與善心締造互相砥礪扶持的友愛社會。



李欣錡 (Theresa)

加入行政主任職系的行列後,我在工作上有不少機會與市民接觸,留意到社會上有很多人需要協助。因此,我慢慢產生組織義工活動,以幫助更多人的想法。


組織義工活動需要考慮許多因素,包括參與者的安全、活動能否帶給參與者愉快的體驗、設計的活動是否有意義、時間和其他方面的限制等,過程充滿挑戰,但獲益也不少。我曾組織一個帶流浪狗外出散步的義工活動,各義工須先完成指定訓練課程才可以單獨帶狗外出。由於義工需要在活動開始前接受大量前期訓練,很多人未能騰出時間出席,最終只有約一半義工順利完成培訓。這次經驗使我明白到在各項因素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


在另一次組織探訪長者的義工活動中,我們與長者唱着懷舊歌曲,一起細說當年,不亦樂乎。「老友記」享受與我們在一起的時光,活動圓滿結束後,大家十分開心,也感到不捨。「老友記」期望能經常與我們保持聯繫。可是,老人院的工作人員早已提醒我們,不可以把聯絡方法留給院友,也不可擁有院友的手機號碼。這是為了保護長者和義工而作出的安排,一方面是義工未必有足夠的能力和專業知識為長者解難,另一方面也要防範有騙子乘機冒充志願者,在獲取長者的信任後行騙。老人院職員的提點,讓我警覺到籌辦活動時不能忽略潛在風險的控制和管理。


組織義工服務並不容易,假如是以部門名義舉辦義工活動,更要顧及政府和公務員的形象,考慮周全。話雖如此,完成活動帶來的成就感,助人之後產生的滿足感,都推動我繼續這方面的工作。祝願各決策局和部門義工小組有更多有志之士加入,使義工服務的發展更趨成熟,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更廣泛的服務,共建關愛的社區。



共建關愛社區的力量 ─ 關愛隊

居民參加「左鄰右里互助計劃」,發揮社區關愛精神

政府成立的「關愛隊」,負責推動關愛活動、協助處理突發和緊急事故,以及協助政府傳遞信息和向政府反映市民的意見。現時,超過400支「關愛隊」在各社區提供多元化的關愛服務,如探訪有需要人士、進行簡單家居維修、舉辦健康講座和節慶活動等,同時也協助處理突發事故,如提供應急物資、協助受影響市民撤離或前往臨時庇護中心。「關愛隊」的成立和運作,行政主任都有參與,就各方面的工作提供支援。



何健南 (David)

「長者歡樂下午茶聚」讓區內老友記共聚一堂

在「關愛隊」成立初期,我和同事經常接到關於隊務行政、採購及關鍵績效指標等方面的查詢和建議。就這些方面制定既合適又合規的方案,我們會參照相關指引,並與各人員詳細討論,在需要時徵詢總署意見,務求所訂方案完善周詳,「關愛隊」能有效運作之餘,也可維持高透明度,為日後營運奠定良好基礎。


各區民政事務處又會聯同相關政府部門為「關愛隊」提供培訓,以提升隊員履行義務工作的能力。行政主任在統籌這些培訓方面,肩負重任。以沙田區的培訓為例,每班參加人數可高達近百人,且籌備時間緊迫。我們在統籌培訓時,由場地安排、聯絡相關部門,以至邀請講者和嘉賓等,每個細節都需要仔細部署,以確保課堂順利進行。


除日常支援外,行政主任在緊急事故發生時,會與「關愛隊」和各政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舉例說,在颱風季節,負責地區緊急事故協調的行政主任須隨時候命和行動,因應實際情況安排及協調「關愛隊」出勤,以配合應急部門的行動,盡快協助受影響的市民,並向有關部門反映市民的需要,以作適切跟進。


此外,我們也會親身參與「關愛隊」各項服務市民的活動,從中了解運作流程,就改進管理和服務提供意見。希望日後有機會負責與「關愛隊」相關工作的同事,繼續完善隊伍的各項安排,致力促進「關愛隊」的有效運作,造福市民。



愛心無界 服務有道 ─ EO義工的分享

陳仕敏 (Cathy)

Cathy和兒子參與民政事務總署義工隊活動

民政事務總署義工隊在2023年4月舉辦郊野公園淨山活動,同事更可攜同家人或朋友結伴參與。機會難得,我便帶同六歲的兒子參加。


這次活動為時約三小時,路線途經粉嶺鹿頸、鳳坑和谷埔,約有20人參加。我們在起點領取了垃圾袋和夾鉗後,便沿着海邊出發。這條路線風景如畫,沿途有蘆葦田和紅樹林,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靜謐與美麗。我們緩步前行,兒子像小偵探般,左右察看周圍環境,看到垃圾便興奮地跑過去撿起來,讓我忍俊不禁。此刻,他的注意力完全投放在觀察草叢石隙中是否藏有垃圾,忘卻了烈日和疲憊。自然美景和兒子的歡欣雀躍,讓我也感到身心舒暢。


我和兒子在活動中收穫良多。在清理垃圾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要遵守「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行山禮儀,以保護郊野環境。此外,整個淨山活動既能鍛鍊身體,也提高了我們的環保意識。


感謝民政署同事籌辦這次活動。其實,參與義工活動並不是想像中般「花時間」,如果平日會煩惱周末有什麼好去處的話,不妨留意一下身邊的義工活動機會,總有一個適合你參加!



Miu Au

Volunteers and visually impaired participants had fun in playing the sport of floor curling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made the programme enjoyable and fulfilling

In June 2023, I participated in a volunteer programme called “壺雙Fun享” (Fun with Floor Curling), co-organised by the Civil Service Bureau Volunteer Team and the Lutheran Shek Kip Mei Centre for the Blind. The experience not only allowed me to enjoy the sport but also deepened my understanding of life through meaningful interactions with the participants.


The event began with a briefing session where volunteers were taught the basic skills of floor curling and how to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to our visually impaired teammates. This included familiarising them with the venue setup and game rules. After the briefing, everyone was divided into groups for a fun and friendly game. Despite facing visual impairments, the participants demonstrated remarkable concentration and teamwork throughout the game. Their keen hearing and strong communication skills enabled them to respond quickly to our descriptions of the field and aim the stones accurately towards the target. The joy and laughter following each successful attempt were truly heart-warming, bringing immense satisfaction to all the volunteers.


Between rounds, the participants shared their personal stories, highlighting the challenges they encountered in everyday life. What struck me most was their unwavering gratitude and optimism even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This volunteer experience not only gave me the chance to engage in a sport with inspiring individuals but also reinforced the value of maintaining a positive mindset when overcoming life’s challenges and hurdles.


Volunteers of Civil Service Bureau took part in the Fun with Floor Curling


鄺浩程 (Cyrus)


水務署義工隊參加「友.導向」師友計劃

水務署義工隊在2023年加入「友.導向」師友計劃,經扶貧委員會秘書處配對後,負責為一羣高中學生安排一系列活動,目標是擴闊他們的視野,以及鼓勵他們多元發展。義工隊安排的活動包括濾水廠及水庫導賞參觀,又多次進行校內會面活動,就升學選科及面試技巧等給予指導。


有別於單一次的義工活動,師友計劃橫跨整個學期,參與雙方在過程中皆有所成長和改變。以義工為例,我們與學生會面給予指導,由剛開始時經常連珠炮發地「轟」出一堆唬人難懂的專業術語,逐漸變為減少發言,將主導權交還學生,耐心傾聽他們的疑問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然後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一些比較害羞或被動的學生,最後也願意敞開心扉,主動向我們傾訴。


能參與這項志願服務,擔任社會未來主人翁的友師,引導他們在發展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我及其他義工隊員都認為意義深遠。另外,與學生交流並無出現明顯代溝,也使我們深感欣慰!



陳凱兒 (Angel)

在聖誕節假期帶同學到海旁欣賞燈飾及玩小遊戲

我在2023年加入屋宇署義工隊,所屬小組負責與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下稱「則仁」)合作,透過舉辦各式活動,協助在個人行為、情緒、家庭或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重新適應並融入社羣。

第一次參加的小組活動,是和該校一班小學生探訪區內長者。猶記得初次接觸這班小朋友時,會擔心他們到處「搞破壞」。不過,經過半天的相處,發現原來他們都是「小暖男」!他們不但懂得主動關心公公婆婆,更會窩心地摺紙逗這些長者開心。帶隊的老師指出,這班小朋友各有困難經歷,往往比同齡的小孩更成熟和獨立。







義工為學生安排閃避球活動

為了讓這羣小學生感受到家庭溫暖,我們會在學校長假期安排不同活動與他們共度假日時光。隨着見面次數增加,他們開始跟我傾訴心事。最深刻的一次,是一名小五學生向我訴說自己不知如何與外婆相處,他表示:「我知道婆婆很疼愛我,但我控制不了自己,經常和她吵架……」我沒有足夠的專業訓練為他提供輔導,惟有靜靜傾聽,然後摸摸他的頭安慰:「你已經很努力嘗試了!」希望借出一雙耳朵,能助他紓解鬱結。


Angel出席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會議

除了部門的義工隊外,我由2021年開始便以個人身分加入醫務衞生局的「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參與另一種公共義務工作。作為年輕照顧者,我在委員會中分享過來人經驗,就精神健康政策向當局提供意見,例如如何透過「陪我講Shall We Talk」計劃向大眾推廣精神健康。雖然我要申請假期參與委員會的工作,但仍心甘情願,因為這份義務工作不僅讓我有機會為年輕照顧者發聲,同時也開拓了我的眼界。


每人參與義務工作的原因及方式各有不同,不論是為了貢獻社會、擴闊視野或追求個人成長和興趣,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願意踏出多一步,定能共同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張健朗 (Longin)

創新科技署義工隊參與「資」「心」義工中秋探訪活動,一同製作利是封燈籠

我自求學時期開始已參與不同義工活動,例如賣旗籌款、探訪長者或有需要人士、參與「惜食堂」製作膳食餐盒及派發膳食的活動,以及協助慈善團體舉辦義工服務等。我希望盡一分力,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了解他們面對的困難,從而更深入認識身邊的社區,反思生命的意義與生活的價值。






義工參加「寒冬送暖結伴行」新春關懷探訪活動,向長者派發福袋

參與義務工作使我有不少領悟。回想起在一次端午活動中,我們探訪一位92歲的婆婆。當我們一班義工叮囑她要按時覆診和吃藥時,婆婆卻說:「吃什麼藥?我每天只需要吃飯!」她幽默的反應引得我們哄堂大笑。看着壽登耄耋的婆婆,我不禁想,漫長人生有苦有樂,凡事如能抱正面態度,樂觀以對,便能像婆婆一樣自在快活、健康長壽吧!


合作機構負責人向義工隊代表頒發感謝狀

義工服務的精神在於付出與關懷,服務對象也大多是弱勢社羣,旨在向他們提供支援和傳遞愛心與關懷。雖然參與義工服務需付出不少時間和精力,但能幫助他人,自己也會感到快樂,亦可激勵自己積極面對困難,並克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從而找到人生方向和價值。希望大家都能一起體會參與志願工作的樂趣,加入義工行列,服務社羣。






助人也是助己,義工服務不僅造福他人,也能豐富自己的人生歷程。透過服務別人,我們能享受活動的趣味、擴展視野、增進同理心,也能更深入地反思自我,找到內心的滿足感。相信曾參與義工服務的同事也會有同感。

衷心希望各位同事都能積極投身各類義工服務,拓展新的生活體驗,踐行公益,回饋社會!

布少芬   鍾瑋桃   范樂兒
李文輝   陳志煇   黃詩穎
▲TOP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