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繁體版     香港品牌形象 - 亚洲国际都会
文讯 Word Power
书海拾贝
真相不只一个

有人被杀了,有时还不只一个。地点有时是被暴风雪围困的山庄,有时是密室,有时是孤岛……案情扑朔迷离,疑云满布:匪夷所思的犯罪手法、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曲折离奇的情节,凶手到底是谁?主角在重重迷雾中追寻真相之际,死神向下一个无辜者悄然逼近,看得人背脊发凉。我们屏息静气翻到最后一页,凶手竟然是他!绷紧的神经顿时放松下来,就像大热天喝到一杯冰水,酣畅淋漓!这就是推理小说的魅力所在——谜团一一解开,真相水落石出。不过,推理小说真的只能依循这个公式吗?作者如反其道而行,把找出真相的责任交给读者,你会否接受考验?

《毒巧克力命案》(英)安东尼•柏克莱(Anthony Berkeley)

《毒巧克力命案》(英)安东尼 • 柏克莱(Anthony Berkeley)

臭名远播的花花公子在俱乐部收到一盒巧克力,随手转送给在场的朋友,不料友人的妻子吃罢中毒身亡。警方毫无头绪,认为是随机杀人事件。六个热衷推理的业余侦探轮流提出己见。六个结论、六名凶嫌,每个推论都言之成理,且一个比一个高明,但真相只有一个……吗?

曾获三项推理小说大奖的英国侦探小说作家朱利安 • 西蒙斯(Julian Symons)称《毒巧克力命案》一书为“侦探小说史上最惊人诡巧的故事之一”。书中六个推理迷个性鲜明,对白充满英式幽默,虽是一九二九年的作品,但现在读来仍趣味十足。案情本身平平无奇,妙在作者巧借凶案对传统推理小说的各种套路揶揄一番。读者经过六重解答的洗礼后,再看克莉斯蒂(Agatha Christie)笔下神探白罗(Poirot)侃侃而谈大揭秘,恐难再生膜拜之情。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推理小说作家克里斯蒂安娜 • 布兰德(Christianna Brand)和马丁 • 爱德华兹(Martin Edwards)后来也根据书中线索提出了新推论。你有兴趣加入这场推理派对吗?

《我杀了他》 (日)东野圭吾

《我杀了他》 (日)东野圭吾

这天是新进诗人神林美和子与作家穗高诚的大喜日子,她冀盼从此能摆脱寄人篱下的童年阴影,放下与兄长的不伦之恋,展开新生。她满怀期待地推开教堂大门,却赫然看到未婚夫倒在圣坛前的通道上,中毒身亡。凶手是穗高诚的助手骏河直之吗?(他暗恋的女孩遭穗高诚抛弃后含恨自杀。)还是美和子的编辑雪笹香织?(穗高诚利用她结识美和子后,便无情地和她分手。)抑或是美和子的兄长神林贵弘?(他始终放不下与妹妹的禁恋。)三人都恨透死者,三人都说“我杀了他”。在小说最后一章,涉案一干人等齐集在死者家里,读者不禁精神一振,克莉斯蒂式的舞台即将上演“谁是凶手”这个经典剧目。疑凶互相指责一番后,刑警加贺恭一郎沉着地展示关键线索,说:“凶手就是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小说到此戛然而止。

这是东野圭吾继《谁杀了她》后,再度与读者一决高下的作品。嫌疑人由两个增至三个(或四个),解谜难度更高。推理游戏长达三百多页,所有证据、线索一一呈现读者面前,还有刑警加贺从旁协助。这样,你能破案吗?读者纷纷化身福尔摩斯,抽丝剥茧,试图找出真凶,更在互联网上各抒己见,好不热闹。假设各嫌疑人叙述的都是实情,加上加贺提供的最后一片拼图,矛头好像指向某人,但似乎仍有破绽。真相呼之欲出,却又愈发模糊,读者懊恼之际,仿佛听到东野圭吾愉悦的笑声。

《杀人者的记忆法》 (韩)金英夏

《杀人者的记忆法》 (韩)金英夏

我叫金炳秀,今年七十岁,爱写诗,对人和颜悦色,从不骂人,除了杀人,没有不良嗜好。杀人是我的拿手好戏,埋藏在屋后竹林的白骨不计其数。不过,我四十五岁就金盆洗手了,现在最在乎的是养女恩熙。最近村子里出现连环杀手,已有多名女性遇害,不消说,一定是恩熙身边那个家伙干的!在他身上,我嗅到同类的气味。抑或是——我的杀人癖又发作了?我最近记忆混乱,好多事情都记不起来,恩熙好像说我患了失智症。

金英夏有“韩国卡夫卡”之称,著作屡获殊荣。《杀人者的记忆法》是他耗时十年完成的作品。该书以年老的连环杀手为叙事者,从第一身角度叙述零零碎碎、虚实莫辨的骇人片段。这些究竟是主角的幻觉,还是现实真相?年老杀人犯逐渐遗忘过去与现在,慢慢与世界失去联系,读者看着他徒劳挣扎,不由得思考:人若失去回忆,还剩下什么?

这种以推理局挑战读者智慧和耐性的作品,有人忿忿不平说是对犯罪小说的犯罪行为,但也有人乐在其中,大呼过瘾。罪行往往隐藏于阳光照不到的角落,背后是复杂叵测的人心。推理小说若有精彩绝伦的布局、有血有肉的角色,且能令人深思人性和社会的光明与黑暗,即使没有提供答案,似乎也不是那么罪无可恕。说到底,一本书是好是坏,既不能靠封面,也不能凭结局来判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