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简体版     香港品牌形象 - 亞洲國際都會
文訊 Word Power
書海拾貝
失去影子的人

        夜深了,他拖着疲憊的身軀在街上踽踽獨行,昏黃的街燈在他身後拉出了一道長長的影子。在萬籟寂寥中,他至少還有影子作伴。可是,萬一連影子也悄然而別,那會怎樣?以下三部文學作品,講述的正是人失去影子後的遭遇。

《失去影子的人:彼得 • 施雷米爾的奇幻故事》 (1813)

        “請容許我以取之不盡的財富,交換你的影子。”

        似乎無所不能的神秘灰衣人向施雷米爾提出了這樣的交易。所謂影子,不就是和頭髮一樣,就算放棄了也無所謂的東西嗎?施雷米爾想必是抱着這樣的想法,接受了這宗交易。他得到一個常滿錢包,裏面的金幣用之不竭,代價是永遠失去自己的影子。

        沒想到,施雷米爾一走出大街,就立即後悔了。街上的行人發現他沒有影子,有的好意提醒他,有的冷言嘲諷,有的向他投擲糞土。施雷米爾雖然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卻從此惶惶不可終日。他晝伏夜出,謹小慎微,最終仍然被揭穿沒有影子的事實,結果被惡僕搶走了一切,連心愛的姑娘也捨他而去。施雷米爾雖然與魔鬼做了交易,但沒有為非作歹,而且慷慨大方、樂善好施,只因為沒有影子,便被世人視作異類,慘遭唾棄。

        《失去影子的人》一書被譽為德國文學史上最迷人的作品之一。作者夏米索是法國貴族,法國大革命期間舉家逃亡到普魯士,十五歲才學會德文。他撰寫這部自傳式奇幻小說時,普魯士正與法國交戰。這位生在法國卻寄寓普魯士的作家,或許欲藉施雷米爾的悲慘遭遇,一抒“獨在異鄉為異客”的疏離鬱結吧。書中施雷米爾做了一個夢,在夢中所有人都沒有影子,“處處是鮮花和歌聲、愛意與歡樂”。可是,這個夢中世界與現實有什麼分別呢?最理想的世界,其實是不論有沒有影子,人人都能融洽共處。

        施雷米爾的影子與本體分離後,混得不怎麼樣,只是被灰衣人捲起,作為引誘施雷米爾出賣靈魂的籌碼。同樣是影子,安徒生筆下一個角色,才是影子界的“人生勝利組”。

《影子》(1847)

        一位北國學者前往熱帶國度旅行時,出於一時好奇,竟讓影子偷窺對面一戶神秘人家,結果影子一去不返。多年後,一位衣冠楚楚的紳士來訪,竟然就是學者當年的影子。影子得意洋洋地吹噓自己當年如何在對面詩神的起居室裏變成了人類,如何憑着掌握別人最醜陋的陰私,飛黃騰達、名利雙收。

        許多年又過去了,學者宣揚的真善美學說不受歡迎,鬱鬱不得志,而影子卻混得風生水起。影子建議一起去旅行,由它負擔旅費,條件是由學者當它的影子。他倆在溫泉遇到一位美麗的公主。影子巧舌如簧,利用了學者的學識,令公主誤以為它是見識廣博的智者而為之傾慕,最後更和它訂下婚約。

        根據童話中邪不勝正的定律,接下來應該由主角揭穿反派真面目:

        “我的影子、徹底發瘋了!它自認為人,而把我──它竟把我當作它的影子!”

        想不到作出上述控訴的,竟是影子。最後與公主舉行盛大婚禮,並在陽台上接受人民歡呼的,也是影子。學者呢?“學者他什麼都沒有聽見,因為他已經被處決了。”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安徒生筆下的影子,既傲慢狡詐,又陰險毒辣,可它的主人卻為世上的真善美著書立說。這個安排是出於偶然嗎?安徒生或許想提醒我們,真善美的另一面可能存有黑暗、邪惡、慾望……學者未能接受自己也有陰暗面,更遑論將之駕御,最終走向虛無與毀滅。反觀施雷米爾,他雖然受魔鬼誘惑,出售了影子,但他拒絕以靈魂換回影子的提議,毅然把常滿錢包拋下深淵,並接納了自己沒有影子的“缺陷”,結果在大自然中找到慰藉,靈魂最終得到救贖。

        讀完施雷米爾和學者的故事,我們不禁要問:到底什麼是虛?什麼是實?沒有影子的施雷米爾被社會拒諸門外。學說不為人接納的學者日漸枯槁,被人們揶揄:“您真像個影子似的”。相反,獲舉世景仰、稱頌與讚美的影子卻長出血肉來,“看起來像是個高貴的紳士”。有多少人能不受社會主流意見影響,找到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學者的影子雖然是贏家,但在解答公主的難題時,還得借助學者的智慧過關。村上春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裏主人翁的影子,可是比本體還要聰明呢!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1994)

        故事由“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兩條敍事線交織而成,而影子的戲份集中在世界末日這條線。

        在世界末日中,“我”不知怎的來到一個叫“街”的地方,那裏被城牆圍繞,出入口由門房看守,街裏住着獨角獸。但凡進入街的人,都被剝離了影子,甚至喪失了記憶。影子離開了人,不能久活;當影子死去,人就會徹底失去自己的心。

        影子比主人更早洞悉街的本質;它擬定了逃亡計劃,一方面指示主人繪製街的地圖,一方面扮虛弱騙過門房。可是,到了最後一刻,主人卻放棄與影子逃走,而選擇留在街這個地方。

        有人說,失憶等於死亡。心臟仍在跳動,但那些快樂、苦澀、痛苦的記憶全部消失,所有愛慕、討厭、嫉妒的人一一遺忘。你展開了新的人生,認識了新的朋友,走上了新的道路,擁有了新的記憶。可是,這樣的你,還是從前的那一個你嗎?影子既是記憶,也是慾望。街的居民失去了影子,便丟棄了記憶和慾望。因此,這裏沒有憎恨、沒有煩惱、沒有競爭、沒有傷害,似乎是理想中的桃花源,連主人也開始懷疑真實的世界是否值得回去。睿智的影子卻毫不留情地戳破這個完美世界的虛幻,它說:“所謂完美性在這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有幻滅、有悲哀,才能夠產生喜悅樂趣。沒有絕望的至福是不存在的……沒有心的人只不過是會走路的幻影而已。”

        《失去影子的人》、《影子》和《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告訴我們:光明與黑暗共舞,痛苦與快樂並存。除了這具皮囊和人格,我們還背負着社會賦予我們的各種無形標籤。我們有自私的念頭、不能啓齒的慾望,也有記憶和心。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擺脫的影子。西方心理學大師榮格說:“人生之幸,莫過於成為真正的自己。”無論是好是壞,只有正視並擁抱這樣的自己,才有可能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