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通訊編輯委員會
談及投身公務員行列的緣起,黃先生笑言要追溯到中學時期:「當時我參與香港紅十字會服務,經常籌辦活動,感到策劃過程既有趣又富挑戰性。」他在完成大專課程後,於一九八三年成功投考二級助理康樂體育主任,自此展開長達三十五年的公務員生涯。
黃先生的工作範疇隨着晉升至不同職級不斷擴展,由最初策劃游泳班、足球班等康樂活動,至後來晉升至高級康樂事務經理,專責推動「體育資助計劃」。這個崗位讓他接觸到更廣泛的領域,與多個體育總會緊密合作,共同籌辦各類體育活動。二零一七年,康文署參與支持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盛事之一「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黃先生除了負責邀請奧蘇利雲等國際級桌球手來港作賽,還須統籌場館事務,安排接待貴賓觀賽。他憶述整個籌備過程充滿挑戰,尤其是籌劃世界級球手的行程安排,以及處理電視台轉播等事宜的協調工作。
「天有不測之風雲」,黃先生特別提到決賽日的驚險一幕。決賽當日凌晨,本港懸掛八號風球,令賽事出現變數。「球星的行程非常緊湊,有些人賽後當晚便要離港,延期舉行幾乎是不可能的。」面對這突發情況,主辦方隨即探討不同的應變方案,包括改為閉門作賽,只由電視台直播賽事。幸好八號風球及時除下,經過與各方協調,賽事最終僅延遲一小時,在下午三時順利開賽。大批持票觀眾提早到場排隊,急不及待一睹球星風采。「這次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在籌辦大型活動時,緊密溝通與靈活應變十分重要。看到觀眾投入觀賽,賽事獲得一致好評,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體育領域耕耘多年,黃先生坦言最大的滿足感來自市民的笑容。「記得在籌辦國家金牌運動員訪港活動時,雖然籌備時間緊迫,但看到市民與運動員近距離互動,臉上流露興奮的表情,那份喜悅是無價的。這些珍貴時刻,令我對推廣運動文化的信念更為堅定。」
黃先生於二零一八年退休,其後以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形式繼續服務康文署近五年,主要負責「全港社區體質調查」。這項調查涵蓋全港不同年齡層的市民,透過問卷調查及體能測試,分析市民的運動模式與體質的關係。「我在大專修讀社會學,對調查工作略有心得,而我亦有健身習慣,因此對這個項目特別感興趣。」他表示,調查發現部分市民體能活動量仍未達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水平,促使他更積極推動全民運動的理念,並以身作則,鼓勵身邊人建立運動習慣。
談起運動歷程,黃先生笑言自己在中學時期並非體育健將,直到投身康文署後才逐漸發掘運動的樂趣。「我既沒有運動員的體格,也稱不上身手敏捷。然而,加入康文署工作後,有不少機會讓我接觸到各類運動項目,慢慢開始投入體育活動,並產生了濃厚興趣。」
為了提升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他考取了多項運動教練資格。「我修讀了足球裁判課程,這對於我在工作上籌辦足球比賽和編排賽程非常有幫助。我還考取了健身教練資格,相關知識對我監察健身課程的工作有莫大幫助,能與行內人士有共同語言,有效溝通。」
黃先生亦與欖球結緣,「我起初陪伴子女學習欖球,後來逐漸成為了『家長教練』。其後與志同道合的家長成立了球會,推廣欖球文化。」他們主力推廣「非撞式欖球」,這項運動減少球員之間的身體碰撞,適合所有年齡層參與,更可進行男女混合比賽,讓更多人享受箇中樂趣。
退休後,他繼續到學校教授「非撞式欖球」,接觸不同背景的學生,「透過學習這項運動,我們希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並促進社交互動。」他直言喜歡跟小朋友相處,期望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讓學員培養運動道德和紀律,學會尊重裁判和隊友。
除了欖球運動,黃先生亦熱愛長跑。「我在四十多歲才開始認真跑步。最初參加馬拉松賽事,是為了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鼓勵自己持續訓練。」他曾多次到日本、台灣等地參加馬拉松賽事。
在眾多賽事當中,二零一六年的東京馬拉松比賽令黃先生感到畢生難忘。「那是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之一,我很幸運第一次報名就中籤了。整個比賽的規模盛大,氣氛高漲,沿途有小學生表演,為跑手歡呼打氣,亦有市民自發向跑手提供飲品。群眾的熱情支持,讓參賽者甚感鼓舞。這種全城投入的氛圍,實在令我印象深刻。」
黃先生退休生活充實,除了堅持運動,還積極投入義工服務。「我主要參與兩類義工活動:一是義務工作發展局的專才攝影小組,為不同義工活動拍攝;二是環保工作,例如海岸清潔、鄉村修復等。」他認為透過義工服務,不僅能回饋社會,更結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擴闊了退休後的社交圈子。
「我仍抱有一個遠大夢想,就是挑戰喜馬拉雅山。」對黃先生來說,退休是追尋夢想的新篇章。「我早前成功登上富士山,那次經歷讓我有信心面對更大的挑戰。登上喜馬拉雅山一直是我願望清單上的目標之一,我現正研究合適的路線和時機,希望不久便能接受這個人生挑戰。」
黃先生寄語即將退休的公務員同事:「不要害怕嘗試新事物,應保持與社會的聯繫。無論是新興運動還是新科技,都要持開放態度去學習。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享受退休帶來的自由與契機。」
黃先生的人生與運動結緣,一直全力以赴為目標奮鬥。他堅持運動,熱心義務工作,並積極追尋夢想,展開既充實又有意義的退休生活。正如他所說:「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和樂趣,關鍵是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困難,活在當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