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務 員 通 訊 二 零 二 一 年 九 月 第 一 百 一 十 期
優化公營房屋 科技建設未來

房屋署

房屋署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執行機關,負責推行房委會的政策。房委會一直秉持關懷為本(Caring)、顧客為本(Customer-focused)、創新為本(Creative)和盡心為本(Committed)的「4C」基本信念,為有住屋需要的市民提供優質和可負擔的公營房屋。

每個建屋項目都經過詳盡諮詢和仔細規劃,並非純粹以磚石建屋而已。隨着市民對住屋可持續發展的期望愈見殷切,房屋署運用創新建造方法、技術和設計理念,致力提升公營房屋的建屋效率及質素,並積極與相關各方溝通,聆聽社區的訴求,同時藉社交媒體平台和持續加強資訊科技系統應用,與市民大眾保持緊密聯繫。

嶄新建造技術 構建優質家園

為市民提供優質和可負擔的房屋,讓他們安居樂業,是一大挑戰。房屋署為此不斷創優革新,在規劃、建造以至品質控制等多個工作範疇採用嶄新技術。

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

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技術」)協助整合並管理在設計和施工階段,以至整個建築生命周期的建築資訊。早於二零零五年,房屋署已率先採用「BIM技術」這種新興科技,並不斷推陳出新,自行研發有關公營房屋的「BIM技術」,適用於整個建造周期。在規劃和設計階段,設計團隊會採用「BIM技術」進行各種工作,例如微氣候研究、空氣流通評估等。

房委會於二零二零年建造業議會舉辦的建築信息模擬成就嘉許禮中榮獲建築信息模擬機構獎及建築信息模擬項目獎。
房委會於二零二零年建造業議會舉辦的建築信息模擬成就嘉許禮中榮獲建築信息模擬機構獎及建築信息模擬項目獎。
在建築設計和施工階段,以至整個建築生命周期應用「BIM技術」。
在建築設計和施工階段,以至整個建築生命周期應用「BIM技術」。

為了地盡其用,房屋署全面採用因地制宜的樓宇設計模式,並運用「BIM技術」建立「構件式單位設計(Modular Flats Design)」資料庫,讓工程團隊選取不同模型,配合電腦模擬的地盤環境和自然環境,克服選址上的限制,以助劃一建築標準,加快完成設計程序。

為現有樹木進行雷射掃描,並結合建築信息模型,以設計園景和規劃 修枝工作。
為現有樹木進行雷射掃描,並結合建築信息模型,以設計園景和規劃修枝工作。

此外,房屋署自行研發「建築信息模擬地基工程設計系統(BIM-SAFD系統)」,以三維影像顯示地質狀況,結構工程師可精準地計算樁柱位置,有助製作工程圖則和樁柱明細表;工料測量師亦更易取得所需的電子化工料數據,以便擬備標書。「BIM-SAFD系統」可與其他軟件配合,製作三維地基模型,顯示地質岩層和樁柱的關係,然後自動計算每支樁柱深入基礎岩層的最低標高。

此外,「BIM技術」也能協助建造專業人員預演整個施工程序,做法是以「BIM技術」製作立體虛擬施工模型,透過視像顯示每天完成的步驟,巨細無遺,從而減少影響施工的不明確因素和避免出錯,令施工更安全。在有關技術輔助下,同事和承建商既能更有效監控施工程序,亦能管理建造流程和依時完成工程,一舉數得。

「組裝合成」建築法

房屋署一直致力提升規劃、設計和建造效率。自六十年代起,部門已開始採用預製組件興建公營房屋。自九十年代起,公營房屋項目開始採用更多不同的預製組件,例如預製外牆、預製樓梯和半預製樓板等。

隨着房屋署預製混凝土技術持續發展,預製組件更由平面轉向立體化。在二零零二年開展的葵涌分層工廠大廈重建項目(即現時的葵涌邨百葵樓和合葵樓),就是採用了預製結構牆和立體預製浴室及廚房。近年,其他立體預製組件的製造工作亦採用了有關技術,例如露台、垃圾槽、升降機槽、沙井、地面和天台水箱、天台護牆及天台機房外牆等。按標準樓層平面面積計算,一些項目的預製組件使用率可達九成,有助提高工地安全、建屋質量、生產力和環保表現。

部門進一步在房委會的項目引進「組裝合成」建築法,並在東涌第99區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中,選定一幢有二百四十個單位的十二層高住宅大廈作為先導項目,工程在二零二一年年中開展,預期在二零二四年完成,是香港首批採用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的項目之一。除了預製組件外,飾面、裝置和配件等都會在廠房內完成,然後才運往工地裝嵌,藉此加強品質控制和施工安全。香港建造業面對人手短缺和工人老化等問題,「組裝合成」建築法不但有效減少對體力勞工的依賴,也可提升工地生產力。

立體預製浴室。
立體預製浴室。
發展及建築工地流動系統(DCSMS)

為了推行工地監督系統電子化,房屋署在二零一四年開始研發「發展及建築工地流動系統」。截至二零二一年四月,該系統已推出了十一個流動應用程式,供承建商和駐工地人員使用。駐工地人員只須帶備已下載系統的「建築工程檢查應用程式」和「屋宇裝備工程檢查應用程式」的智能電話,便可輕易在網上查閱圖則和驗收指引,編製統計數據,即時與承建商溝通,並在安全的情況下檢索記錄。承建商每當完成一項建築工序,便可利用「申請檢查要求應用程式」提交檢查要求,並查閱處理該項要求的進度。駐工地人員可使用「工地警報應用程式」和「安全警報應用程式」向承建商發布工地提示,並與承建商即時聯絡,而承建商亦可通過程式向房屋署遞交意外/事故報告和根本原因分析,協助部門有效編製意外/事故統計報告,並減少紙本記錄。

利用機械人技術進行外牆油漆。
利用機械人技術進行外牆油漆。
鼓勵創新科研 齊心砥礪前行

為應對人手不足和工人老化的問題,房屋署鼓勵承建商在建造公營房屋的過程中應用「機械人技術」,包括利用機械人進行外牆油漆、室內油漆和鋪砌地磚等重複性工作,以提升建築工地的生產力、質素、安全水平和環保表現。

房委會表現卓越,備受業界認同,更在多個不同範疇獲頒獎項,包括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環保建築大獎2019的「建築信息模擬地基工程設計系統」優異獎,以及建造業議會在二零二零年建築信息模擬成就嘉許禮上頒發的兩個獎項,分別為建築信息模擬機構獎及建築信息模擬項目獎,以嘉許房委會制定建築信息模擬標準和指引。

房屋署土力工程師黃偉勝先生分享說:「未有『BIM技術』之 前,只能以二維圖製作地質模型,模擬樁柱地基,較難全面 掌握地質情況。『BIM技術』可以把地質狀況視像化,利用有 關技術繪製立體地質模型,呈現泥層或岩石層情況,較易觀察 地質特徵。」
積極加強溝通 資訊傳播有道

部門與時並進,藉社交媒體與市民大眾交流,利用房委會「公屋人情風貌」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KHousingAuthority)和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KHousingAuthority)等渠道,發放房屋資訊、照片和影片供公眾瀏覽,內容涵蓋多個有關公營房屋的專題,包括公共屋邨入伙、資助房屋銷售、建築技術、環保措施等,成效理想。

部門亦透過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HKHousingAuthority)分享短片,宣傳有關公營房屋的活動、向公營房屋住戶提倡實踐健康環保生活模式、提高公眾對房委會和房屋署工作的認識,以及表揚克盡己職,努力不懈的同事。這些短片有部分由房屋署前線人員(包括專業人員、技術人員和駐工地同事)負責旁白,與大家分享工作點滴。上述種種均有助加強部門對外和對內的溝通,加強同事的歸屬感,進一步鞏固部門的整體形象。

房委會「公屋人情風貌」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HousingAuthority)

房委會「公屋人情風貌」Facebook專頁。

房委會Instagram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HKHousingAuthority)

房委會YouTube頻道。

房委會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HKHousingAuth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