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通訊二零一四年二月第八十九期
特稿
   
  兼容並包 與時俱進
 
  二零一三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
香港消防處-兩項金獎得主
 
  堅守崗位 竭力盡心
 
  專業能幹 殊堪稱許
   
 
Valid HTML 4.01 strict This website is IPv6 Enabled
Explanation of WCAG 2.0 Level Double-A Conformance
A A A English Version 简体版
 
二零一三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 香港消防處-兩項金獎得主
香港消防處
gradient
 
消防處肩負滅火和救援工作,並為傷病者提供緊急救護服務。
消防處肩負滅火和救援工作,並為傷病者提供緊急救護服務。
 
 
香港消防處(消防處)在「二零一三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中再創佳績,共奪得八個獎項,包括兩個金獎、一個銀獎、一個銅獎、兩個優異獎和兩個特別嘉許。所得獎項當中,消防處已連續七屆蟬聯「最佳公眾形象獎」金獎,而新成立的「高空拯救專隊」更同時獲得「危機/突發事件支援服務」金獎及特別嘉許(創新意念)。
 
 
 

其餘五個獎項包括「部門精進服務獎(大部門)」銀獎;參賽項目「調派後急救錦囊」同時獲得「隊伍獎(專門服務)」銅獎及特別嘉許(創新意念);而項目「流動消防教育坊」及「鐵路消防安全指南」則分別獲得「部門合作獎」優異獎和「隊伍獎(監管/執行服務)」優異獎,成績有目共睹。

最佳公眾形象獎

「最佳公眾形象獎」邀請了隨機抽選的市民、全體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投票選出得獎部門。香港消防處(消防處)能夠連續七屆成為最佳形象的部門,其「救急扶危、為民解困」的使命和職責,固然較易獲得市民的好感,令公眾留下深刻印象。然而,除了日常滅火救援的工作外,消防處亦努力不懈,宣傳防火、救護的工作,主動走進社羣,將更多新資訊帶到社會各階層,這既能加深公眾對部門工作的了解,亦能為市民提供高效優質的消防及救護服務。

深入社區

在消防安全方面,消防處和機電工程署緊密合作,首次推出以現代科技表現嶄新概念的消防安全教育巴士。參賽項目「流動消防教育坊」因而獲頒優異獎。消防處棄用傳統的靜態宣傳手法,以創新及互動方式,讓公眾掌握更多逃生及防火知識,以加強市民在火警發生時自我保護的能力。巴士上層設計成一個住宅單位的門廊,利用煙霧、激光及聲效模擬發生火警時的情況,讓市民親身嘗試及學習如何逃生;而下層的模擬滅火訓練系統,則能讓市民學習正確使用滅火筒的方法。教育巴士於二零一一年三月投入服務,到全港各學校、屋邨及大型機構展出,成功將消防安全訊息帶進社區。

至於救護服務,消防處不時聯同醫院管理局、醫療輔助隊及聖約翰救傷會,合辦一些救護服務巡迴展覽,藉以教育市民正確使用緊急救護服務。另外,該處亦實行「走進校園-慎用救護服務宣傳計劃」,到不同學校舉辦外展救護講座,藉此教育青少年正確使用緊急救護服務,並加強他們的一般急救知識。

此外,消防處與香港電台合作,拍攝電視單元劇《火速救兵》,以真實個案為故事藍本,表揚消防和救護人員的英勇行為和專業精神,情節感人,口碑載道。另外,兩個部門又聯合製作每集半小時的廣播節目《開心日報—消防周記》,除了以輕鬆生動的手法,向聽眾介紹部門各項工作外,亦回顧香港歷史中的重大災禍事故,細說消防救護工作的演變,提供了不少防火及救護資訊。節目播出以來,深受廣大聽眾歡迎。

 

消防安全教育巴士向市民宣揚防火及逃生知識。
消防安全教育巴士向市民宣揚防火及逃生知識。

 

救護服務巡迴展覽教育市民正確使用緊急救護服務。
救護服務巡迴展覽教育市民正確使用緊急救護服務。

 

消防處推出消防安全推廣計劃,培養學前兒童正確的消防安全觀念。
消防處推出消防安全推廣計劃,培養學前兒童正確的消防安全觀念。
    創新思維 以民為本

致電緊急熱線召喚救護車的市民往往感到焦慮徬徨,消防處理解他們的心情,並以民為本,以創新思維推出「調派後急救錦囊」服務,讓等候救護的市民,在救護車抵達前能獲適切的協助。消防處通訊中心就六種較易識別的傷病類別的求助個案,在完成救護車調派後,會隨即致電求助人,提供急救指引和其他有助節省時間的建議,一方面可穩定傷病者情緒,避免傷病情況惡化,另一方面亦有助縮短救護員在現場施救的時間,令致電求助人和傷病者獲得迅速及適當的協助。

此項服務自二零一一年五月起推出以來,一直深受市民支持,有關服務於「二零一三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中獲得「隊伍獎(專門服務)」銅獎,同時亦獲得特別嘉許(創新意念)。

 

「調派後急救錦囊」加快救護員把傷病者送院治療。
「調派後急救錦囊」加快救護員把傷病者送院治療。

 

「高空拯救專隊」在各類高空作業場地進行實地演練。
「高空拯救專隊」在各類高空作業場地進行實地演練。

 

隊伍獎(危機/突發事件支援服務)

隨着社會高速發展,香港高樓大廈林立,建築物的高度不斷提升,當中不少大廈均是玻璃幕牆設計,潛在風險亦相應提高,高空拯救行動亦十分艱巨。消防處未雨綢繆,於二零一一年八月創立了全亞洲唯一獲工業繩索技術作業協會認證掌握工業繩索定位技術的「高空拯救專隊」,支援前線消防人員更有效及安全地執行各種緊急高空拯救任務。如遇上有人被困高層大廈外牆的吊船、地盤天秤或貨櫃碼頭吊機駕駛室等突發事故,專隊會提供技術及器材支援,更有效進行營救。此隊伍於「二零一三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中以「高不可攀」為項目名稱參賽,奪得「危機/突發事件支援服務」金獎;同時亦獲得特別嘉許(創新意念)。

專隊以創新的模式運作,部門在廣納各級員工的意見及仔細分析案例後,制訂出一套包括人力分配、訓練模式和出勤機制在內的完善系統。隊員均是自願參與,並屬兼任性質。參加者須通過嚴格遴選,在接受高空拯救進階訓練後,才能參與專隊的工作。隊員除了跟其他消防員一樣須執行日常職務外,還要肩負額外的高空拯救任務,且須全年候命。專隊全體人員上下一心,竭誠為民,救災扶危,積極提升救援服務質素。

為確保隊員熟習整個救援流程,行動時臨危不亂,專隊盡量利用現場實境,因應不同情況,靈活運用繩索和專門裝備,並配合不同拯救策略,進行演練。地點包括各類工地天秤、貨櫃碼頭吊機、大廈外墻吊船、纜車系統和大橋高塔等高空作業場所。自專隊成立以來,每次都能協同前線消防人員,成功地安全救出被困高處的市民。

肩負使命 與時並進

上述各項措施充分顯示消防處以民為本的服務精神,為提升服務水平不斷推陳出新,其決心和努力贏得評判及市民的讚許,因此在「二零一三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中獲得多個獎項,實至名歸。

 
 
消防處在「二零一三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中勇奪多個獎項。
消防處在「二零一三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中勇奪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