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右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呂新華、行政長官曾蔭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彭清華及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政治委員饒新建少將在灣仔弔唁處默哀一分鐘,深切哀悼在馬尼拉遇難的港人。 |
民政事務總署在慘劇發生後翌日早上旋即決定,由八月二十四日傍晚至二十六日一連三天,在全港十八區設立弔唁處,讓市民傳達心意。大家馬上着手工作,計劃和商量細節,設計弔唁處的大體布置,設立查詢熱線和擬備新聞稿等。
在籌備用品方面,不少物品都需時訂購和準備,同事見時間趕急,因此立即兵分多路,奔波張羅。當日天氣悶熱,還不時下雨,但同事不辭勞苦,走遍大街小巷。有賴大家齊心合力,才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把所有用品備妥。
灣仔民政事務專員說:「大家懷着哀傷心情,希望盡快完成籌備工作。有同事更一人扛着布置板,冒雨走了十五分鐘到弔唁處場地。」
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說:「我們預訂的背幕來不及交付,同事迅速應變,馬上動員自行製作,最終趕及送到弔唁處,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
|
|
|
沙田民政事務專員說:「同事毫不計較,工作無分你我,大家只希望盡一點力,向死者和他們的家人表達心意。」
十八區都在數小時內完成準備工作。各個弔唁處在當日下午六時正式開放。前來的市民絡繹不絕,大家靜心等候,沒有半點不耐煩,只為在弔唁冊上悼惜這些素未謀面、互不相識的不幸者。
元朗民政事務專員說:「市民扶老攜幼、下班下課後趕來,有些更帶同鮮花和心意卡。他們神情黯然,有些人甚至落淚,場面感人,充分展現人間有情。」
荃灣民政事務專員說:「弔唁冊上寫滿了市民懇切的慰問和衷心的祝福,還隱約看到點點淚痕。」
這次工作能夠辦妥,各個弔唁處運作順利,一方面是總部和各區民政事務處的同事上下同心,另一方面是得到許多有心人協助。觀塘民政事務處的同事說「原來租用社區中心的團體都願意騰出場地,改到其他地方舉行活動;而為我們製作背幕的店鋪東主和員工說,他們放下其他訂單也在所不計,只要幫得上忙,就義不容辭。」
三天內,共有三萬八千多人到十八區的弔唁處表達哀思,送來的心意卡逾一千四百張。弔唁冊和心意卡盛載了香港人的愛和關懷。希望市民的支持讓死者的家人得到慰藉和祝福。
|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於堅尼地城社區綜合大樓簽署弔唁冊悼念遇難港人。 |
|
|